今年前四月工业增速排名靠后 泰和如何按下工业振兴“快进键”

2024-06-25 06:07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近日,吉安市1至4月各县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发布,永丰县以25.5%的增速排名第一。但泰和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却下跌了12.9%。永丰是如何实现工业较快增长的?泰和接下来又该如何提升工业增速?

  实习生王能俊、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

  吉安市泰和县一家公司的车间内,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工作,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大江网视觉江西 邓和平 摄

  泰和县今年1至4月工业增速排名全市靠后

  数据显示,在今年1至4月吉安市各县区规模工业增速排名中,泰和县增速下跌12.9%,名次靠后,而永丰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取得了25.5%的正增长,名列第一,成绩亮眼。

  此次,两地规模工业增速相差38.4个百分点。然而,在今年前几个月的统计中,两地差距一直不大。如,今年1至2月,永丰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2%,而泰和县也有10.6%;今年1至3月,永丰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3%,泰和县为7.8%。

  观察今年前两个月和前三个月的情况,可以看出,永丰县只比泰和县领先2到4个百分点。为何在今年1至4月的统计中,永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却能超出泰和近40个百分点?

  先来看永丰。资料显示,永丰县主导产业是以碳酸钙为代表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近年来,随着当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其碳酸钙产业集群发展出了水泥、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超细钙、纳米钙、大理石板材、人造板材等产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碳酸钙产业在永丰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该县实现工业产业倍增升级的重要支撑。

  比较而言,泰和则在2023年下半年发布的《“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到了当地工业发展的一些不足之处。

  《规划》提到,当前,泰和县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但总量规模不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企业不强且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限,而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产业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全县产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变向换挡、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

  这表明,泰和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旧有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而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中,还未看到对经济的明显推动作用,因此,泰和实现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做强主导产业竞争力、让产业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此外,《规划》还为泰和工业破局做了一些部署,其中提到,要推动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现代化升级,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管理提升,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是促进制造业企业再创辉煌和工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必然路径。

  开局之月永丰主官为全年工业发展注入“强心针”

  今年前四个月,永丰工业为何能取得亮眼增长?这要从今年1月开始说起。

  作为开局之月,1月是为全年工作定调之时。1月27日,永丰县召开2024年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工作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县委书记邹卫梅表示,要对标盘点、精准研判,提振大抓工业的“精气神”。她说,新的一年,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工业经济倍增发展、高质量发展。

  不难看出,开局之月,县委书记就为全县干部大抓工业加油打气,为全年工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为此,邹卫梅在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来到县工业园区看望干部职工。

  当天,在县工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邹卫梅鼓励大家以“开年就开跑、起步就冲刺”的精气神,强力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营商环境大提升,奋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邹卫梅提到,要坚持主攻工业,加快招大引强、延链补链,以昂扬斗志,全面推进园区产业项目、科技创新能力和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同时,要树立大抓项目导向,进一步增强抓项目的责任感、紧迫感,优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项目调度推进,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成势,在新的一年实现新作为、展现新风貌。

  此外,还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举措,切实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解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企业提需求,政府优服务。为了让企业安心生产、研发技术,“甩开包袱、轻装上阵”,今年1至4月,永丰给企业提供了诸多帮扶措施。

  3月19日,永丰举办工业强县攻坚战“金融专场”对接活动。此次对接活动以“政银企”融合为主题,促成了6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超过14.5亿元。

  3月27日,邹卫梅又走进园区企业现场办公,实地了解项目进度,倾听企业诉求,现场研究解决难题。她说,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实现聚集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泰和主官要求干部变成懂招商、懂企业的“内行人”

  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近几个月,为扭转工业增速不佳的局面,泰和主官采取了哪些行动?

  记者注意到,4月17日,泰和县召开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开放型经济“高低台”攻坚比拼推进大会。县委书记孙英剑表示,要注重项目的支撑度、产业的匹配度、招引的实效度,要强化与企业的交流,拓宽信息渠道,以“鹰”一般的敏锐、“狼”一样的嗅觉,挖掘信息、寻找信息、跟踪信息,成为懂洽谈、懂产业、懂政策的行家里手。

  县委书记要求全县干部变成懂招商、懂企业的“内行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孙英剑要求,各挂点领导领衔就要领责,担好组织指挥、协调调度、督查推进的重任,定期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积极向上争取指标,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应供尽供、能保尽保。

  只有扎根企业项目一线,才能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更快地推进项目,但要想提升项目推进的速度,还需要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孙英剑说,服务企业要“零距离”,政策落实要“零障碍”,侵害企业要“零容忍”,全力巩固亲清政商关系,以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标杆,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品牌,力争主要评价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提升营商环境的同时,工业园区等服务企业的平台也要跟上建设。孙英剑提到,要切实通过扩权赋能、扩容增效、扩量放活,确保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县上下要抢抓每一时、用好每一天、紧好每一刻,促进指标逐月向好,推动信用评级提级增信。

  工业企业的发展、园区平台的建设,都离不开技术和人才。为引进人才,4月19日,孙英剑率队赴浙江大学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招才引智活动。

  近年来,在浙江大学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泰和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领域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乌鸡产业在该校动科院、生工食品学院等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实现产品理念由讲好故事到数据支撑的转变、销售渠道由农贸市场到进军商超的“量质双升”变化,产业规模持续创新高,产值突破56亿元。

  孙英剑希望浙江大学能够依托校友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特色产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新材料、农业绿色食品都是面向未来的高端化、绿色化产业。泰和主官希望借助高校技术和人才的力量,助力当地产业发展进步,实现质效提升。

 

编辑:张瑜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