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理工学院:探索学生社区建设新路径

2024-05-20 14:46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方婷报道:南昌理工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学生工作“五化”体系建设为统领,从条件保障、空间打造、机制构建等方面发力,形成了“1+N”综合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谋划“全局”,统筹全校“一盘棋”,高站位协同联动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围绕辅导员专题培训、师生全员参与、部门责任清单定制等方式,统一思想,深化共识,形成全员支持、全员助推“一站式”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同时出台《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三联系”学生实施方案》《学生社区辅导员岗位职责》等制度,建立常态化联系学生机制,校领导班子成员固定联系1个学生宿舍或1个班级,每月至少面对面与学生联络1次,倾听学生诉求,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学工部官网上线“南理回音壁”功能,校领导挂帅督办,强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解决学生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完善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将学生在社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及学生党员发展考察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以学生社区为单位召开线下见面会,以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发挥党员在学生社区中服务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开创“新局”,进行全校“总动员”,高水平推动队伍入驻。

  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学校实施分区负责、分片管理机制,以领航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主体,辐射至已建成的7个学生社区驿站,形成校领导(分管领导)—学院领导(社区长)—学工科长(区长助理)—辅导员(楼长)—学生自治团队的“一贯到底”管理体系和7个学生社区管理“矩阵团队”,从校领导到学生全员参与社区管理,切实推进“三全育人”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改革。严格落实学生宿舍的“三级包保”和“五级联包”制度,建立“社区长、楼栋长、楼层长、宿舍长”四级网格体系,将学生宿舍社区长及党政班子成员入驻学生社区情况、部门责任清单执行情况作为检验“三全育人”成果的重要指标,纳入部门、个人考核体系。建立学生社区“大比拼”竞争机制,以学生社区为单位开展特色育人活动,着力打造“一社区一品”的全景式社区育人氛围。开启学生社区“赋能课堂”,校领导、学院领导、机关管理干部、支部书记、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多元群体进社区,截至学生社区管理以来,已开展座谈、咨询、指导、服务活动150余场,常态化深入社区800余人次,真正把学生社区建设成了“三全育人”的实践园地。

  三是应对“变局”,鼓励学生“当管家”,高效率实施学生自治。

  坚持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将学生社区建设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百余名学生争当志愿者,担任“设计师”“粉刷匠”“保洁员”等角色,扮靓社区活动室。设立学生社区管理勤工助学岗,让学生当“管家”,服务社区治理。学生自发组织“举手之劳·垃圾自带下楼”活动,全校学生热烈响应,主动参与学生社区环境治理。按照学生服务网格化的要求,将学生社区建设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组建学生团队,直接参与线上“一站式”服务功能开发,上线学生证补办等“一站式”服务大厅核心业务,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功能,智慧赋能社区治理。将社区建设与平安校园建设相结合,依托模范先锋队、学生会等学生自治团队,定期开展宿舍卫生整治、安全管理、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学业辅导、生活常识、事迹分享等“小讲师”宣讲,开设“五育小课堂”,营造了自助、互助、友爱、融洽的生生关系和团结向上、共同进步的社区文化。

  四是破解“难局”,盘活资源“家底子”,高质量落实条件保障。

  根据学生宿舍管理实际情况,南昌理工学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实现优化、集成、共享,将宿舍楼栋内党团活动室,用于领航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社区共享空间和社区驿站建设,最大限度盘活空间存量。以分布建设与学院申报创建相结合为原则,构建了1个学生服务中心、1个领航书院、7个社区驿站的“1+N”的社区服务格局,努力实现每个社区都有辅导员工作站、每栋宿舍楼都有活动室,搭建学生多“维”成长新空间。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在学生社区建设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体美劳实践育人基地、管理服务基地,打造了学生舒适生活与全面成长相融合,全场景、全功能的育人新场域。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