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颤动的心脏“减减速”,射频消融术为房颤患者带来“心安”

2021-12-01 18:21 阅读
大江网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心内二科郑春华主任介入团队,为一位老年高危房颤患者成功实施了射频消融术,让杨大爷顺利避免了心源性卒中和服用抗凝药物引起出血的风险。

  68岁的杨大爷有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心慌、晕厥,至外院就诊,给予口服药物但效果欠佳。快速和不规整的心跳让杨大爷经常感觉心悸、气促不适,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此次杨大爷因心慌、晕厥再发至该院就诊,心内二科范剑峰副主任医师考虑其为心律失常,经过各项检查及电生理诊断,明确杨大爷所患疾病为阵发性房颤,房颤卒中和出血风险双双评估为高危,必须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但服药也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

  对于杨大爷而言,如何平衡血栓形成风险和出血风险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综合考虑病人具体情况,郑春华专家团队决定为杨大爷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四周即可停用抗凝药物,此举既能降低心源性卒中的风险,又能降低出血风险,棘手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在介入室的配合下,范剑峰副主任医师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进行房颤及房性早搏消融,再次刺激患者心房后未能诱发出房颤及房早,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此术具有一次性根治、不用开胸、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显著优点。手术顺利结束后,杨大爷状态良好,休息数日即可出院。

  房颤的危害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我国已有近1000万人患病,是让人防不胜防的隐形杀手。

  范剑峰副主任医师介绍,房颤的危害较大,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加重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的程度,使房颤患者承受很重的精神和物质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房颤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抗心律药物副作用明显、治疗成功率低,仅22.4%;抗凝药物会带来颅内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经常不被患者接受。

  二、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需隔离肺静脉、切除左心耳,创伤大、恢复期长,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也非理想的疗法。

  三、射频消融术

  仅通过将圆珠笔粗细的导管由静脉送入心房,利用射频能量进行肺静脉隔离,便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无需开刀,创伤小,老年人也能很好的耐受,成为目前为止医学界更为推荐的治疗方法。

  一根小小的消融导管,就可以给颤动的心脏减速。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的房颤治疗手段,已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南昌医院心内二科的常规治疗手段。

  科室简介

  心内二科是江西省心血管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该院重点发展专科之一,是江西省省级临床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被评为南昌市名科。近几年来科室飞速发展,医疗质量、医疗业务量直线上升。

  心内二科目前拥有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名,有高级职称者6名、中级职称者6名、初级职称者7名,获博士学位者1人,获硕士学位者14人,人才梯队合理。

  心内二科设有心导管室、冠心病急救中心,并有国内一流的冠心病监护病房。设有病床40余张,CCU病床11张。配备了与国际接轨的医疗、科研设备,如美国GE公司大型C臂X光机、CARTO三维标测系统、多导心电生理仪、温控射频消融仪、心血管病重症监护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惠普5500心脏彩色超声心动仪、SPECT、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仪、Holter、24小时动态血压测试仪等。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