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卡篇之古窑历代瓷窑群

2021-08-31 17:11 阅读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中国江西网 记者邱业成 摄

  瓷由窑生,制瓷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窑炉和烧成,所以督陶官唐英说:“瓷器之成,窑火是赖”。瓷要成器,最后就是靠一把火。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景德镇窑炉发展史也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窑,走进历代瓷窑群,探索景德镇历代瓷窑的发展变化,感受千年瓷都的无穷魅力。

  从制瓷作坊出来向前走去,第一个来到的就是景德镇清代镇窑(简称“镇窑”)。在清代,景德镇取得“代表整个时代水平”的制瓷成就,和当时领先于全国的窑炉及烧成技艺密切相关。镇窑是中国传统柴烧瓷窑的最高代表。2009年10月,在景德镇古窑成功举行了镇窑复烧,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随之诞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柴烧瓷窑”。从此,古窑民俗博览区开始走上了一条在复烧中进行保护的“活态传承”道路。镇窑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古代瓷窑。2000年7月25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狮子窑,就坐落在镇窑旁边,我国清代瓷器的需求量大增,烧窑用的松柴燃料紧缺,为满足民用瓷器生产,在民间出现了以杂柴为燃料。因其所烧燃料为槎柴,故称槎窑,又因窑头似狮子头,窑囱似狮子尾,窑前的两只窑脚似狮子脚,两只窑眼似狮子眼,滑槎闸口似狮子嘴,故俗称“狮子窑”。

  从镇窑出来向右边走去,不远就可以看见两座瓷窑坐落在道路两旁,其中右手边的就是宋代龙窑。窑炉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所烧青白瓷鼎负盛名,深受真宗皇帝喜爱,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做出了杰出贡献。龙窑烧窑时形似一条火龙斜卧山坡,非常气派!

  在龙窑的对面就是元代馒头窑,馒头窑是景德镇宋元明时期使用的典型瓷窑之一,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形窑。和别的窑炉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拥有两根烟囱,烧成温度可高达一千三百度,并可形成还原气氛。经景德镇窑工的不断探索,元明馒头窑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达到了我国传统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

  从镇窑向里走去,抬眼就可以看见明代葫芦窑了,葫芦窑是景德镇葫芦形柴烧瓷窑的简称,古人说其“窑形似卧地葫芦,前大后小”。葫芦窑为景德镇特有的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使用长达400多年,直到清初出现了蛋形窑(镇窑)后才逐渐停止使用。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都是诞生于此,有关他们的传说也从这里开始。明代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葫芦窑的旁边就是明清御窑六式窑,明清两朝专门烧造皇家御用瓷器,数不清的国宝精瓷诞生于此。“六式窑”以烧制品的不同而命名:青窑烧制小件青花瓷,龙缸窑烧制大龙缸,风火窑烧制多品种瓷器,色窑烧制高温颜色釉瓷,爁熿窑烧制中低温瓷,匣窑烧制匣钵。明清御厂的制瓷技艺达到了中国传统手工制瓷的最高水平,创造了影响世界的辉煌成就。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世界上最早的不夜城,景德镇历代瓷窑发展的辉煌历史对瓷都,对瓷文化有着特殊的贡献。游神奇古窑,观历代瓷窑,穿越时空,沿着宋、元、明、清的时间轴线一起走进大烟囱的故事。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