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党员邓玉明:48本荣誉证书见证初心使命

2021-07-07 06:19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我是党员,就要发挥党员的作用。自己有几分力量,就要为村子为村民贡献几分……”南昌市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京川村74岁退休老党员邓玉明仍在发挥余热,为村子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谢梦丽/文

邓玉明

受到家风影响 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玉明,1947年生,2008年退休于江西省中小企业局。初见邓玉明,衣着简朴,说话慢条斯理。在邓玉明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一箱宝贝——48本荣誉证书。他说:“这48本荣誉证书,记载了我的前半生,它们是我人生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

读书时的邓玉明就喜欢写东西、出墙报。1965年经村里推荐到佛塔公社当秘书,1967年回到佛塔大队任民兵大队副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当时入党时的情景,邓玉明称仿佛就在昨天。

“原来我们村很穷,村民们吃尽了苦头。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进入我们村子,一把火把整个村子给烧了,大火烧了三天……”邓玉明回忆道,那时候父亲带着姐姐在田里种稻子,看着村子着火了,身无分文逃命,一直在外逃难9年。父亲讲述早年逃难的经历,深深触动着邓玉明。

邓玉明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入党,与家风也有很大的关系。“我父亲原来是一名干部,哥哥、姐姐都是党员,正是因为家风影响,我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立足本职工作 埋头苦干站好岗

入党后的邓玉明时刻通过学习武装头脑,处处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70年,邓玉明调整到京川大队兼任支部委员、民兵营长。在这里,邓玉明时刻想着自己身为共产党员要有所作为,他将木工、泥工等工种组织起来,成立了工程队。“当时罗家公社没有工程队,我被调了过去,成立了一个建筑工程队。”

1977年,邓玉明组建了罗家公社基建队,任队长。工作中,邓玉明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1984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邓玉明的带领下,基建队一步步发展壮大,1991年改名为南昌市郊区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邓玉明担任公司经理。“公司有200多名员工,在当时是很大的公司了。我告诉自己,一刻也不能松懈!”邓玉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一头扎在公司,带领工人埋头苦干。他多次放弃回家休假的机会,先后参与江西省保险公司二、三号楼,江西省精神病院宿舍楼等重点工程建设。

“我印象深刻的是1994年参加国检,那可真的是比真本事!”邓玉明告诉记者,那年,建设部搞工程质量大检查,每个省选三个单位参加评比,当时江西选了三个单位,其所在公司便是参评单位之一。“当时选的三个单位都是从省级以上的优良工程中推选出来的,我们公司参加国检,排名全国第37名。”从那以后,邓玉明更加专注工作,不畏困难,敬业负责,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南昌市乡镇企业家”、“为郊区奉献奖”等48本荣誉证书。

退休发挥余热 为家乡贡献力量

邓玉明在自己生活好起来的同时,没有忘记同村的村民。1978年的京川村特别落后,整个村子没有电,邓玉明主动参与村里事务发展。经过多番协调,将村里的农业用电改为工业用电,增加了13根电杆。电通了,可是村里缺少专业人员管理,电费无处交、无人抄电表等问题随之而来。邓玉明便利用周末不上班时间到村里抄电表,收集电费交给供电部门,一做便是3年零3个月。

不仅如此,2001年,邓玉明还积极发动群众集资修缮水泥路。“要把村子建设好,必须有‘领头雁’。那时候我也不确定村民是否同意,就提出每个村民出资100元修路,剩下的全部由我一人承担。”

在邓玉明的号召下,村民们积极响应,修路时邓玉明自己拿出了2万多元。他说:“路修好后,村民们建房出租,建厂、办企业,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了起来,一切都值得!”

“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是共产党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前景。”邓玉明回忆起家乡的变化,感慨万千。面对未来,邓玉明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村民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