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政治密码

2020-11-24 10:28 阅读
江西日报

  总策划:张天清衷淑英

  执行策划:阮启祥余 霞郑 颖

罗垅村远景本报记者李 劼摄

罗垅村村民开始转产养鱼。本报记者李 劼摄

  在罗垅村感受到了什么?

  江西日报调研报道组

  打开江西地图,目光投向北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汇入长江。都昌县多宝乡三面拥湖、依水而兴。

  罗垅村,多宝乡11个行政村之一,下辖10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水田1395亩、旱地750亩。滨湖的区位优势,曾让这里舟楫穿梭、通江达海,罗垅村村民衣食无忧。然而,时移世易,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罗垅村在陆路交通建设中落后了,传统内河水运优势也不再明显;再加上基础设施薄弱、集体产业欠缺、资源相对匮乏,罗垅村村民只能靠种地、捕鱼、外出务工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2015年,罗垅村被列为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在全村451户2027人中,50户201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家庭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11.1%,贫困发生率达9.9%。

  面对先天不足的条件和占比较大的贫困群体,面临着脱贫攻坚的巨大压力和繁重任务,罗垅村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仅用三年攻坚就摆脱了贫困。2017年,罗垅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0.59%。罗垅村的快速脱贫,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永远把群众切身利益摆在首位

  罗垅村共有渔民20户66人,渔民户数占全乡134户的15%,在13个村、水产场、农场中的占比靠前。今年1月1日起,鄱阳湖都昌水域开始实施常年禁捕,罗垅村的渔民全部上岸。政府回购捕捞渔船22艘、网具1152公斤、虾笼3884.5公斤,一次性发放退捕资金73万余元。

  捕鱼,虽辛苦危险,但收入还不错,罗垅村20户渔民无一贫困户。禁捕之后,渔民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和依托,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入贫困行列。如何帮助渔民走上岸、立住脚、谋发展?这是关乎渔民切身利益的新难题、新考验。

  1959年出生的邵继成,捕鱼长达40余年。他不仅自己干,三个儿子也“子承父业”,整个大家庭17人“靠湖吃饭”。一方面,邵继成认为“要想生态好,这鱼是不能捕了”;另一方面,毕竟“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邵继成对上岸后的生活也感到担忧。

  邵继成的困惑,其他渔民同样存在。让渔民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成为禁捕退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的目标,当地制定了一揽子政策力保渔民利益。

  邵继成算了一笔“上岸账”:政府按3000元/米回购渔船,共计7.5万元;回购网具、钩具、虾笼等,共计1.2万元;给予每人一次性生活补助6000元,共计4.8万元。

  虽然享受了上岸相关补助政策,但邵继成还是心里没底,“坐吃山空啊,必须另谋出路”。邵继成萌生了转产搞养殖的念头。罗垅村党支部书记邵国山了解情况后,连续一周上门共商转产之计。经过多番沟通谋划,最终确定由邵继成牵头,联合11户渔民分20股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成立都昌县新湖名优特水产品农业合作社,开展集装箱养鱼。合作社于今年年初成立,县乡配套转产创业扶持资金90万元。目前,合作社养殖面积为600平方米,今年养殖的首批乌鱼已经卖出,每股分红1万元。

  段兴财,1973年出生,捕鱼16年。上岸后,按统一标准享受渔船渔具回购、生活补助、渔民专项养老保险等政策。“不能捕鱼了,但多宝乡的人们还得吃鱼,我想在集镇开一家鱼铺。”段兴财把想法告诉都昌县交通运输局派驻罗垅村的第一书记吴和斌,没想到他三天就帮忙协调了摊位,还协助领到了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如今,经营鱼铺的段兴财,每月收入可达4000元。

  退捕上岸,广大渔民甘于牺牲个人利益,以实际行动响应鄱阳湖禁渔的号召。上得来,更要稳得住、能致富。坚持因地因人精准施策,千方百计解决好、保障好渔民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才能赢得渔民的安心、放心、信心。

  时刻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头

  在罗垅村50户贫困户201人中,因病致贫17户70人,占比34.8%;因残致贫10户44人,占比21.9%。其中,患乳腺癌、胃癌、肺癌等癌症的贫困户6户,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哮喘、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贫困户11户;肢体残疾2户,智力残疾1户,听力、视力及言语残疾7户。

  因病因残致贫,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让病残群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是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重要举措。

  张东山,1967年出生,肢体残疾二级且患精神分裂症;妻子邵微云,听力、言语残疾一级且有糖尿病;儿子张毅,在广东东莞务工。这样的家庭,脱贫难度非常大。但在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困难补助和帮扶项目的叠加下,张东山一家逐步摆脱了贫困的阴霾。

  张贴在张东山家客厅墙上的这个家庭2019年收入表显示:张毅务工收入4万元,低保及特困供养(五保)补助9630元,残疾补助1800元,代工扶贫车间产品收入6200元,光伏扶贫分红等2477元,全年家庭总收入超过6万元。张东山说,儿子一年存多少钱不清楚,他和妻子除了看病及吃穿外,一年可存下1.2万元。

  曾结对帮扶张东山的多宝乡党委书记毛伟华介绍,健康扶贫的“四道医疗保障线”,是张东山脱贫的关键。2018年至今,张东山一家报销的医疗费用为30908元,报销比例超过90%。要“输血”,更要“造血”,针对张东山曾在服装厂当过缝纫工的经历,扶贫干部向扶贫车间申请,把加工设备和原材料送到张东山家中,让他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代工生产。如今,张东山平均每月可挣500元。

  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距离,也许就隔着一场病。黄孝义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因妻子患乳腺癌,黄孝义辞去在广东干了20多年的仓管员工作回到家乡。从妻子2013年入院治疗到2016年底基本康复,黄孝义花费医疗费50余万元,除打工积攒的20万元外,还借了30多万元。2014年底,黄孝义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天都塌了”是黄孝义那段时间最真切、最深刻感受。

  那时起,吴和斌、邵国山等村干部便成为黄孝义家的常客,帮着想办法、找出路。考虑到在广东待了20多年的经历,吴和斌觉得黄孝义有经营头脑,只是苦于缺资金而不敢尝试。在吴和斌等人的鼓励下,2015年,黄孝义通过小额创业贷款借了2万元开始养鸡,当年就回本了。2016年,经村里担保,黄孝义再向银行贷款承包了50亩水田,其中30亩养殖小龙虾、20亩种植水稻,当年收入超过12万元。越干越起劲的黄孝义,2017年联合18户贫困户成立了都昌县友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苗木种植、鸡鸭鱼养殖。2018年,鄱阳湖二桥通车,黄孝义利用家住高速公路出口的位置优势,又开了村里的第一家餐馆。

  2017年,黄孝义一家退出贫困户行列。回看过去几年走过的路,黄孝义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各级干部及时扶一把、拉一把,哪有今天这个家!”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冷暖疾苦,幸福之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任何一个残疾人,真情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真心帮助他们找准脱贫路径,是确保病残群体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

  始终把群众基本保障抓在手上

  当前,罗垅村还有5户12人尚未脱贫,分别是:

  赵礼水,男,74岁,特困供养贫困户;

  陈修昌,男,67岁,特困供养贫困户;

  陈则珍,女,76岁,低保贫困户,家有正在上大学的孙子;

  赵春霞,女,35岁,低保贫困户,家有三个子女;

  段赵元,男,72岁,低保贫困户,家有妻子、智力残疾的儿子和领养的孙女。

  年纪大、身体病残、无劳动能力的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要让他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来兜底。

  陈则珍,由于家庭变故,与孙子相依为命。一个年老多病、一个正在上学,基本生活如何保障?吴和斌详细列出了陈则珍家2019年享受的保障政策:低保金4620元、养老金1296元、公益性补助2800元,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40元、商业补充医疗保险960元,就医报销1788元。孙子的基本生活保障由都昌县太阳村负责,大学期间享受了家庭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资助。“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仅给钱给物让我们吃饱穿暖住好,扶贫干部还经常上门看望,比女儿来得还勤。”陈则珍说。

  走进段赵元家,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段勇泉,正在母亲的帮助下抬臂、踢腿。年迈的父母、残疾的儿子、上学的孙女,让这个家庭困难重重。“我们要结最穷的‘亲戚’”,根据结对帮扶安排,毛伟华主动对接帮扶段赵元家,在帮助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外,重点把精力放在鼓励孙女的学习上。毛伟华介绍,前些年孩子情绪起伏不定,还有些自卑,一度想放弃学习,乡村干部和老师经常上门做工作,引导其认识“知识不仅改变个人命运,也改变家庭命运”。如今,明理勤奋的孩子正在都昌二中上高三,成绩名列学校前列,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带富家庭的美好未来,值得憧憬。

  目前,罗垅村未脱贫的5户12人,当地通过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减轻贫困人员参保缴费负担、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奉献爱心等方式,已经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因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达到脱贫标准,所以尚未退出贫困户行列。

  不过吴和斌坚信,随着罗垅村村庄试点规划(2019—2035)的实施,以及“三清、七改、五普及”专项工作的推进,特别是都昌驾驶员考试中心和都昌县新兴科技产业园项目确定落户罗垅村,村集体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壮大,届时有实力进一步提高这批特困人群的基本保障水平。

  脱贫致富奔小康,鄱阳湖畔换新颜。透过罗垅村的脱贫之路,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感受到了脱贫攻坚战中,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精准高效;让人感受到了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正在实现。

  (执笔:本报记者张天清骆辉)

  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甘庆华

  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正是在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引领下,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脱贫攻坚成效人民评判,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

  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我们党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指引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奋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全党上下采取超常规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规模和投入,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不再难。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坚持脱贫攻坚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作出战略擘画,举全国之力、聚全民之智、集多方之志,造就了势不可挡的攻坚态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靠力量。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和典型示范,激励贫困群众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基层拥有无穷的力量,只要贯彻好群众路线,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脱贫攻坚的伟业就一定能完成。

  坚持脱贫攻坚成效人民评判。脱贫攻坚是一项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时代给出的考题。答卷合不合格,要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脱贫攻坚成色如何,需要由人民来检验。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主动担当、苦干实干,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展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咬定目标、坚持不懈,落实落细工作举措,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就一定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脱贫攻坚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作者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让百姓幸福是永恒的事业

  本报首席评论员范嘉欣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对罗垅村的百姓来说,当年顿顿“白水煮红薯”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窘迫,如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情就有多么迫切。脱贫攻坚这场让千万群众摆脱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不仅使鄱阳湖畔的这个偏僻村落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更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生动实践,擦亮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鲜明底色。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民生改善取得了多大成绩,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这种深刻的民本意识和真挚的民生情怀,在罗垅村的反贫困斗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曾经的罗垅村,交通不便,耕地稀少,除了种水稻就没有别的产业,“穷得叮当响”,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外人来访。“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在罗垅村吹响,“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立了起来,飞跃鄱阳湖的大桥建了起来,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了起来,当地群众看到了“贫困不再如影随形”的变化,迎来了“在故乡走出一条致富路”的希望。发生在罗垅村的这一切,不仅见证着中国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的生动实践,更映衬着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脱贫攻坚战中,人民立场不仅体现在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上,更展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上。从实践来看,像罗垅村这种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滞后、无劳动力贫困户比例偏高的贫困地区,通过传统扶贫手段实现脱贫的难度很大,只有采用“精准滴灌”“个性化定制”的办法,有效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重要问题,才能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全部脱贫。事实也正是如此。“精准”二字发力之后,罗垅村因残因病致贫的群众不仅有了切实的生活保障,还深度融入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项目;因“十年禁捕”政策而上岸的渔民,不仅享受到了创业补贴、担保贷款、专项保险等多种帮扶措施,还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顺利地实现了转产就业、抱团发展……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贫困代际传递在无数个“罗垅村”被有效切断,“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就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丽日融融千万里,党恩浩荡富千家。”这副贴在罗垅村脱贫群众家门口的对联,令人感慨万千。它既是百姓的心声,更是时代的潮声,两者在鄱阳湖畔相互应和、相互激荡,铿锵有力地印证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让老百姓幸福正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事业。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