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念瑛:一人富不算富,要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富

2020-11-20 03:53 阅读
中国江西网

  【编者按】为充分展示江西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见证赣鄱儿女圆梦小康路上砥砺奋进的身影,大江网、信息日报、大江新闻客户端即日起推出《我们的小康》特别策划,以脱贫扶贫当事人自述的口吻,讲诉他们扶贫脱贫奋斗故事。11月19日,《我们的小康》第二期聚焦抚州市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书记兰念瑛的扶贫故事。敬请关注,欢迎来稿。奔小康频道投稿邮箱: 348533658@qq.com。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杜宇蔚/

兰念瑛带领新月畲族村村民新产业齐致富

  上世纪60年代末,11岁的我跟随父辈举家从浙江新安江迁到江西资溪一处偏僻山坳安家落户,开启拓荒发展之路。那里就是现在的新月村。畲族人自力更生勤劳朴实的品格从那时起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时我了解到许多城镇在大搞绿化建设,觉得花卉苗木市场有广阔前景。于是,敢闯敢干的我开始努力学习花卉苗木种植经验和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和当地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专业户。

  但我想“一人富不算富,要带动更多乡亲发家致富”。想到就去做,我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传授育苗技术,办农家小苗圃。在我的带领下,村里的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苗木产业逐渐成为新月村兴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就这样,我成了新月村的榜样,先后被村民们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此刻,我心想“村民推举我领头带着大家干,我就一定要为村里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先后制定了苗木栽种制度、信誉制度、销售等制度,按照先村民后党员再村干部的原则,带领村干部与村民结成帮扶对子,出资金、传技术,帮助村民搞好苗木生产。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更新。我和村“两委”带领村民以“公司+农户”形式,组建新月苗木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出资金、出技术、供苗种、包销售,让村民吃下“定心丸”,“零风险”种苗。一年365天,我与家人聚少离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跑市场、找信息、签订单,无怨无悔地为村民为村集体奔波劳累。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当我抱着86万元现金出现在村口时,村民们感动落泪奔走相告。

  随着苗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最顶峰时,我们新月村成立了3家苗木专业合作社,村办、户办、联户办种苗场21家,苗木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我们种植的杜英、丹桂、含笑等50多个苗木品种,俏销福建、广东、上海等10多个省市,年产值突破350万元,苗木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新月村家家户户就此告别旧土屋,住起了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村里,村民有一句口头禅“有困难找念瑛”。多年来,无论村里的大事小情,我都用心去做,尽力去帮,心系每位村民,用真情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回想苗木种植初期,我主动与50户村民签订了100亩苗木种植合同,承诺提供种子、技术和销售一条龙服务,村民不投入一分钱,所有风险由我一个人承担。村民雷国根年老体弱家庭困难。当时我主动与雷家结成帮扶对子,出工出资出技术,保障雷国根种的苗木先销好价钱卖出。经过连续几年的帮扶,雷国根家不仅买了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还在村里第一批建起了小洋楼。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这么多年下来,我自己也说不清帮过多少人,捐过多少钱。

  后来,我认识到要建设好新畲寨必须转型升级。于是,我又开始带领村民打响畲族民俗品牌,建设特色旅游新畲寨,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新月畲族村民俗风情旅游业小有成效,年接待旅客已突破2万人次。畲民利用互联网销售畲族特色小吃,全年畲族特色小吃总销售收入达10万元以上。新月村也先后获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虽已年过六旬,但我作为村第一书记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带领村民们走好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
    每日读报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