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对赣剧的关注度很高,那么,赣剧的形成历史你知道吗?

2024-03-27 15:15 阅读
拾柴

赣剧乃江西古典剧种,形成于弋阳腔的发源地赣东北地区。分成两路:流行于饶河流域的叫饶河调;传布于信河两岸的为广信班,外省人称之为江西班或江西戏。195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调集饶河(浮梁)、广信(上饶)两班的骨干演员进入南昌组建实验剧团,1953年定名为“赣剧”。从此,“赣剧”一次闻名于世。

宋元时期,赣东北的饶、广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洪武初年划归江西。由于交通方便的贸易往来,兴起于浙江的南戏便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这种戏文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相融合,逐滋生了一种本地戏曲弋阳腔。弋阳腔盛行于明代,入清以后,北方戏曲如秦腔、楚腔、石牌腔、梆子腔纷纷南下,进入江西。清乾隆(1781年),江西巡抚郝硕奏折说:“查江西昆腔甚少,民间演唱有高腔、梆子腔乱弹等项目。……惟九江、广信、饶州、赣州、南安等府,界连江广闽浙,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往。”这些外来的声腔统称为花部乱弹,又名弹腔。乾隆年间,演出与景德镇窑厂敬神祭祀中,饶州浮梁人郑廷桂《陶阳竹枝词》记曰:“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弹腔。”

清初,齐聚于赣东北地区的南北戏曲,经过了一段漫长时间的交流与发展、渐渐地演化出一个新的地方剧种——赣剧三合班。赣剧三合班熔铸高腔、昆腔、弹腔三大声腔于一体。

赣剧高腔承袭于广信府弋阳县的弋阳腔。明代汤显祖《庙记》中载:“江以西为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郝硕奏折说:“其高腔又名弋阳腔。”如今,赣剧尚存弋高腔剧目10余种,曲牌音乐280首。

赣剧昆腔进人江西大约在明万历年间,一-时传遍南昌 、抚州、九江、赣州等地。清乾隆初,昆腔已与弹腔同台合奏,景德镇督陶官唐英观看了乡间土梨园演剧后写道:“高天爽籁通人籁,巴唱吴歙尽可听。”巴唱即乱弹腔,吴歙为昆曲。清道光时,鄱阳、玉山的县志中均有民腔演唱的记载。

赣剧弹腔曲调最多以二凡、西皮为主要唱腔,包括秦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梆子、文南间等。赣剧二凡本名宜黄腔,传自赣东宜黄县。清初。由甘肃陇东传进了西秦腔,原为喷呐二凡和笛子吹腔两种曲调,到江西后统一改为胡琴伴奏,便产生了胡琴腔。胡琴腔即宜黄腔,清乾隆向李调元《雨村剧话》写道:“胡琴腔起于江右(江西),今世传其音,涅冶妖邪,如怨如诉。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黄腔”。清康熙时已传至北京、浙江。赣剧西皮初名襄阳腔,从陕西流人湖北汉口,汉剧正名为西皮。清道光间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即有“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的记载。道光三年(1823年)进入广信府,《玉山县志》称为西调,饶河班曾叫它汉调。赣剧秦腔、老拨子同出于陕西。秦腔依之以笛;老拨子即老梆子,始以梆为扳,月琴应之,赣剧则用胡琴或小唢呐伴奏。清乾隆时已传至江西。另外,与“秦腔”同一系统的还有两种吹腔,一为“琴腔”,由石牌腔流变而来,分男女两腔,女称“石牌”,男名“琴腔”;另一为“松阳调”,原名“枞阳调”,来自安徽。清乾隆间《秦云撷英小谱》云:“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俗名吹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赣剧浙调、浦江调、上江调,清末从浙江乱弹戏传来。先行进广信府玉山、贵溪两县,继而饶河班也仿效演唱。

赣剧文南词。文词又名北词,来自湖北;南词传于江浙,合称为文南词。另有一种滩簧,由苏州经上海再到江西,三者汇集于南昌。文词多系湖北青戏剧目,南词、滩簧则唱江浙昆曲。

 此外,赣剧于民国初年还吸收了河北梆子和安徽梆子等。

赣剧形成以后,便以饶河、信江为基地,辐射闽、浙、皖三省。饶河流域原以鄱阳为中心,后转人乐平,遍及万年、余干、余江、德兴、浮梁、婺源和景德镇,扩至皖南的祁门、至德等地。信河流域发端于玉山,再入上饶、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余江等县,延至浙西、闽北一带,并在闽、浙两省建立了本地班社,浙江江山有大庆合班、老花仂班,福建闽北有大吉祥班、桂云班、老同春班、老松柏班等。据福建《同安县志》记载,江西班于清光绪年间还远抵闽南沿海演出。由清而来,赣剧所经之地,演戏成风,处处建台,诸如会馆台、祠堂台、庙宇台、万年台、家庭台等。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尚存的古戏台,上饶市各县有279座;景德镇市仅乐平一地就有412座。每座戏台雕梁画栋,重檐翘角,台上皆刻有楹联,副副文采飞扬,“一座楼台,可家可国可天下;几个子弟,能文能武能鬼神”。诗情画意,妙语连珠,展示出了赣剧的历史面貌与艺术风采。

清末以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光绪二十八年(1920年),乐平捐局追加靛税,横征暴敛。饶河班二花脸师傅夏廷义,人称混天麻子,率西乡农民和全班艺人冲进县城,武装抗捐,举旗造反,声震朝野。1930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信班艺人积极参加红色戏剧社团,投身革命宣传。红军北上,革命根据地遭到破坏,民间班深受摧残,古老剧种日渐衰微。

近30年来,赣剧剧目获得国家、国际大奖数十余项。1985年,《还魂曲》获北京市合唱节优秀演唱奖;1991年,《荆钗记》获中国戏剧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化剧作奖和文化表演奖三大奖;2000年9月和10月,《还魂后记》获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优秀剧目奖和表演奖;2004年,《詹天佑》获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和表演奖;2006年,《等你一百年》获中国戏剧节戏曲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2009年,《窦娥冤》获法国巴黎中国戏剧节最佳女演员奖;2010年,《临川四梦》折子戏获中国戏剧节校园戏剧优秀剧目奖;2013年,《青衣》获中国戏剧节剧目奖和优秀表演艺术奖。

1960年,著名作家田汉在纪念赣剧进城10周年之际题诗一首,即是赣剧发展的真实写照。诗曰:“十月歌舞勤培莳,开出名花对绮窗。多向源头寻活水,争将传统继乡邦。恰如贡水联章水,端合饶腔结弋腔。山上田畴都唱遍,风流文采自无双。”

赣剧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海纳百川,其舞台表演古老而精湛。

赣剧的角色行当沿袭明代弋阳腔的体制,分老生、正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俗称“九行头”。弹腔兴起后,增添了五行:武生、二旦、茶旦、粉旦和四花。清末民初,由于剧目的增多,行当再次扩大,于九行正角以外,又设立了八个副角,即副末、武生、武且、二梁旦、三梁旦、巾帮且、武二花和四花脸。至近代,发展为五花、六生、六旦,另有四龙套、四背裕、四侍女等三堂手下。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