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犯罪通缉犯”来自首,民警:你回去吧

2024-05-25 19:00 阅读
定南公安

“你好,我是某公安局的,

你的银行卡涉嫌犯罪,

你已经被通缉了,

赶紧按我说的做……”

……

当电话那端的“警察”

向你抛来一连串逼问

你会不会慌了手脚?

 

近日

金女士神色紧张地来到赣州历市派出所

怯生生地开口向值班民警说道

“警察同志,我来投案自首……”

 

在了解详细情况后

民警判断

金女士应该是遇上电信诈骗了

原来

当天下午14时左右

金女士在家接到一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外地某公安局经侦民警

在办理一起境外诈骗案件时

涉及金女士的银行卡已被盗用

要求其立即将卡里的钱转到

指定的“安全账户”

如不按要求进行操作

金女士不仅要面临处罚

还要被“通缉”

为了让戏演的更真实

确保金女士上钩

对方不仅把“通缉令”发给她

还发来一段视频证明自己是“警察”

此时的金女士顿时慌了

心里一阵害怕

就把银行卡号和里面的金额告诉了对方

正准备按对方的要求进行转账时

金女士心里咯噔一下

决定先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一幕

还好来跟你们确认了下

不然就上了“假警察”的当了

血汗钱差点就被骗了,谢谢你们!

随后民警耐心地向金女士讲解了

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

金女士如释重负

连连对民警表示感谢

 

警方提醒:

这类骗局往往有精心设计的“剧本”,环环相扣、情真意切,从而消除被害人的所有疑虑,下面,小编为各位“揭开”他们诈骗三步骤:

第一步:骗取受害人信任。

诈骗分子通过准确报出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职业、住址等隐私信息,让受害人相信其“公检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并通过网络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号码修改为公检法单位的办公电话,以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二步:威慑、恐吓受害人。

诈骗分子通常以受害人涉嫌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恐吓受害人,并让受害人登录指定网站查看虚假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真的被卷入刑事案件。

第三步:要求受害人转账。

受害人对自己违法犯罪提出质疑后,诈骗分子会给受害人“支招”,要求受害人将自己的资产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达到骗取受害人金钱的目的。

请牢记防范三要点:

一、公检法单位不会通过网络远程办案!

二、公检法部门办案不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资金审查或要求将钱款转移到其他账户,公检法部门也未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

三、接到陌生电话、短信要及时向家人、朋友和相关部门人员核实,绝对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切记不要相信、不要转账、守好钱袋子!

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

带有“公检法”名称标记的

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

都是诈骗!

 

编辑:李孟玲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