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者库幼儿园”谈当下关于劳动的一些问题

2024-04-28 07:35 阅读
“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如果要给4月的网络热点拉个名单,“辛者库幼儿园”必须名列其中。

  孩子们头戴厨师帽,手戴袖,围在桌前,分工明确地干着自己手里的活儿,刮鱼鳞、烙饼、灌香肠、卤猪头肉等等。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项生活课程。该幼儿园位于江苏徐州,名叫徐海路幼儿园,因为实在“与众不同”,被网友戏称为“辛者库幼儿园”。

  实话实说,这个称呼很不合适,是个十足的烂梗。好在,从评论区的反应来看,网友没有什么恶意,也并未影响到家长对该幼儿园的认可。园长表示,报名已排到后年,有家长不远千里送娃来。

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

  通过“辛者库幼儿园”的爆火,我们能看到当下关于劳动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瞧不上劳动。

  这从对徐海路幼儿园的戏称上也能看出来,虽说网友的主要出发点是玩梗,但能想到用“辛者库”来形容,显然潜意识里就对“干活”这事不认可不尊重,认为是苦差是奴役。

  这不是个别现象。对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流行,我们都感同身受。

  “8000块的烤鸭”“1000元吃比萨”“奢侈品开箱视频”……最日常的吃喝玩乐,也被金钱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有关炫富和奢侈消费的内容,成为夺得流量和关注的“吸金石”。泛滥的“霸总”短剧、网文,拿捏着广大受众。

  去年,一项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六成毕业生想当网红。为什么想当网红?很大程度是因为看上了互联网流量变现的经营模式,觉得网红往往不需要付出过多辛苦,就能获得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收入。“这么辛苦工作不如去当网红”“辛苦工作挣钱还不如网红挣得多”……便是明证。

  日常生活中,人们教育孩子,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得到工地上搬砖和水泥,如果你考不好,就得像那人一样捡垃圾……如此“教育”的背后,也是很多人不认可劳动,尤其是不认可体力劳动。

  至于不认可的原因,很重要的方面是“劳与得”的不匹配,它动摇了人们对于劳动的传统信念,让人们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从干得好不好转向了挣钱不挣钱。有钱不仅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还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改善社会地位。劳动光荣变成了有钱光荣。

  有个网络段子这样说:“以前叫农民伯伯,后来成了农民兄弟,再后来是农民工。”农业生产的价值从未降低,那么变化来自哪里?就来自观念的变化,农民种地“劳与得”不成正比,“钞”能力不足,于是不被人认可与尊重。

  其次是人们依然相信劳动。

  不管人们多么瞧不上劳动,多么希望“少劳多得”,内心深处依然认同劳动的价值和作用,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争抢着要把孩子送进徐海路幼儿园。

  毕竟,“躺赢”的概率好比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嘴里,而“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才是真理。所以,谁家也不愿意培养“小懒虫”,而是希望孩子打小就养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并从劳动中感受趣味、体验快乐。

  职场上的“内卷”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当前的社会中坚力量,无不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来赢取未来。

  人们对劳动的纠结,总的来说还是体现出劳动精神的弱化。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培养劳动精神,从娃娃抓起。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年7月,教育部下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课成为必修课。

  在国家层面明确将劳动课纳入必修,就是旨在通过劳动教育改善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以及通向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体会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懂得踏实肯干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劳动带来的获得感、价值感——只有俯下身去,才能昂起头来,劳动的成果是所有果实中最甜美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劳动的民族,我们也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我们的灿烂文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尧更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作为治国之策。由劳动,我们总结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今后,我们也应持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社会风尚。

  而这,不仅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人民最光荣”的社会氛围,更要想办法改善各个领域的“劳与得”不匹配现状,通过制度机制改善社会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如此,才有望改变人们以金钱衡量劳动价值的观念,才能始终有人种粮、有人打铁、有人扫路、有人耐得住寂寞搞科研攻关,那些苦活脏活累活难活才能有人干,而不是人人幻想一夜暴富,想方设法赚“快钱”甚至不劳而获。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理解劳动的价值,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怎么上这堂课,关键在于课堂。

  “五一”劳动节在即,愿每一个躬耕的你都能劳有所获、劳有所得。

 

编辑:汤吉宁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