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慎终追远,让清明节焕发时代意蕴

2024-04-03 15:03 阅读
大江网

  时值一年青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清明节临近,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发出通知,对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清明节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

  古语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而扎实的群众基础,影响也极其深远。每到清明时节,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在家辛勤劳作的人们,都要通过祭祖、插柳枝等各式各样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家庭力量,赓续祖辈留下的家训家规,良好家风亦在铭记中得到传承。

  清明祭扫“心祭”重于“形祭”。过去,一到清明节,就不禁让人们想到了浓浓的“烟火味”。祭祀时,焚香烧纸是“狼烟四起”,鞭炮烟花也是“惊天动地”,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还带去极大噪声甚至是火险隐患。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倡导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每年清明节前,各地都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以文明、绿色、安全的方式进行祭扫,为的就是共同打造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清明。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传统、倡树新风,从祭扫时献一束鲜花、敬一杯祭酒、植一棵树祭扫,到通过互联网“云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人们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和良好愿望用更加绿色、环保、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既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孝义情感融入现代文明,也让清明节回归了“清明”的本真。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遗留形成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因此,厚植文化底蕴,过一个“有文化”的清明节,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一方面,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创新清明文化,为清明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基因”。比如,要传承清明节的“插柳”“踏青”等文化习俗,抓好植树造林等农时活动,激发人们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责任担当,不断使清明文化永葆生机活力。另一方面,要以清明节为契机,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把家训家风、民族文化、爱国主义等教育寓于祭祀活动当中,让传统文化润物无声,洗涤心灵,从而最大限度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春光明媚,景明气清。以清明节为契机,感受生命价值、传承先人精神,这正是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的目的所在。让我们把移风易俗落地生根,把传统文化观照现实,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和一份家国情怀,就定能在慎终追远、积蓄力量当中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王丽君)

  编辑:熊细娇

  校对:徐楫越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