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曹雯芹:宣传江西第一人王勃

2023-12-27 15:14 阅读
南昌广播电视台

  王勃(650-676年),“初唐四杰”之首。刚刚26岁,别人的人生才刚开始,他却已经走过了生命的千山万水,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他以少年天才名动长安,仅仅16岁就科考及第,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官员,并入沛王府,成为皇子的侍读。然后,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他惹得龙颜大怒,被高宗皇帝下令逐出长安。再后来,他因为私藏罪犯,后又私自将罪犯处决而犯了死罪,幸好遇到大赦死里逃生。他身怀绝世的文学宝藏,却困在现实的绝境里,然而,连续两次遭受人生的灭顶之灾,他依然写出了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在这篇仅仅773个字的文章里,他不仅为我们贡献了40多个成语,开阔的意境,优美的词句,工整的对仗,不老的经典,更为我们昭示了一颗抱负远大、自强不息、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年轻的心。

  帝国之春 时代骄子

  每个王朝和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气象,这种气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基调、境界和格局,进而深深影响出生于这个王朝和时代的人们。王勃出生时,唐帝国刚刚建立三十二年,正值帝国之春,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君主贤明,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文化融合,让这个新生的王朝显示出不一样的文化自信,从宫廷到民间,从文官到武将,从显贵到草根,人人都希望开疆拓土,写诗作文,渴望建立功业,整个社会,都被一种创业创造创新的激情所笼罩。

  王勃就出生于这样的时代,可以说,他生逢其时。他出生于山西河津一户书香门第,祖父王通在隋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培养出了像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名臣。王勃天才早慧,尤喜读书,6岁就能妙笔生花,把诗词歌赋写得行云流水。9岁时,他读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发现错误多处,便写出十卷《指瑕》一一指出。他对中医也有很大贡献,创造了多种治疗方法和方剂。他的两个哥哥王勔、王勮虽然比不过王勃,却也文采了得,被杜甫爷爷杜审言的堂弟、当时的一流文人杜易简盛赞三兄弟为“王氏三棵树”。

  文学天才 命运多舛

  唐朝的科举制向天下学子发出英雄帖,这种不重出身,只重文采,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有力破除了豪门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在全社会激起一江春水,让天下莘莘学子跃跃欲试。在父亲和哥哥的建议下,少年王勃开始专注科举,希望能够求取功名。同时,为了增强自己的名气,他还身入长安,四处拜谒名流,又直接上书当朝宰相。在文章里,他的文采闪闪发光,让宰相看后连连惊呼。

  16岁,是王勃的高光时刻,他考中进士,授朝散郎,相当于副处级干部,成为大唐当时最年轻的官员,并在主考官员的推荐下,入沛王府,成为皇子的侍读。似乎,人生的锦绣就此展开,一条通天的大道已然摆在王勃面前。

  初入沛王府的日子,是王勃生命里最愉悦、最欢乐的时刻,和他交往的,不是贵族公子,就是青年才俊,他们饮酒、赋文、作诗、郊游,肆意挥洒着青春。一日,好友杜少府要离京赴任川蜀,王勃有感而发,提笔赋诗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送别诗为何能成为王勃的代表作?新的时代必将孕育出新的美学风格,体现在文学上,便是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给当时文坛带来的革新力量,唐诗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开始大放异彩。之前流行的“宫体诗”大多描绘的是宫廷生活,题材狭小,华丽浮艳,矫揉造作,缺少筋骨。而像王勃这样的年轻诗人,则大胆突破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远游、日常、见闻、边塞,无一不可以入诗。而且,他们的诗,清新自然,以诗言志,对仗工整,感情质朴,昂扬慷慨,佳句天成,在立意、格局上都大大突破了前人。

  然而,王勃终究太年轻,他只看到了政治点石成金的魔力,却不了解政治狰狞无情的一面。无意间,他加入了沛王与英王的斗鸡比赛,一时兴起,写下《檄英王鸡》文。这件事传到高宗皇帝那里,惹得唐高宗龙颜大怒,这勾起了李姓皇族两代人兄弟之间殊死搏斗的痛苦回忆。唐高宗当即下令,将王勃逐出长安。直到那一刻,王勃才明白,这次,他可是闯下大祸了。

  离开长安,他去川蜀一带游历,试图在山水间治愈自己。“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繁华落尽,前途黯淡,他只有将感情深深地融进诗里。

  几年后,王勃到虢州干了参军的小官,却再次铸下大错。他因私藏罪犯,后又怕东窗事发,私自处死罪犯而犯下死罪,所幸遇到大赦,才死里逃生。因为这件事,他的父亲还受到牵连,被贬到边陲之地交趾(越南)去当个小官,这给王勃很大的打击。

  千古奇文 赞美江西

  大家都以为王勃会就此沉沦下去。可是,哪怕遭遇生命的重创,王勃也无法掩盖自己在文学上的才华,他依然写诗、赋文,在文学的天地里纵横。

  不久,王勃决定走出家门,去看望远在交趾的父亲。途中经过南昌,恰逢滕王阁修成,东道主阎都督兴致盎然,大宴宾客,恰巧也邀请了王勃。正是这次宴会,点燃了王勃创作的激情,写下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

  宴会之上,阎都督拿出纸笔,邀请大家为新落成的滕王阁写点文字,众人纷纷推辞。本来,阎都督想通过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出点风头,赚点名气。谁知,酒酣耳热之际,王勃站起身来,欣然接下纸笔,走到桌前,就开始洋洋洒洒写起来。

  阎都督心中闪过一丝不悦,可是又不好当面发作,认为这位年轻人也未免太轻狂了些,只怕到时收不了场,落得个尴尬。

  谁知,王勃头也不抬,写了一行又一行。阎都督也凑上前去看,恰巧看到这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由心中大惊:天哪,这篇文章将成不朽之文!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两马并列为骈,骈文要求句子两两相对,多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因称“骈文”,又俗称“四六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展示了他出神入化的写作能力,对仗极其工整,声律极为铿锵,采用历史典籍极为广泛,用典多达37处,文采极为华美,虽然只有短短773个字,却创造成语42个,这是我国古代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

  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文章不仅精彩纷呈,而且被王勃注入了充沛的思想感情,贯穿了他强烈的主体意识。早早地成名却急促地下坠,高远的志向与残酷的现实,过人的才华与飘零的生活,强烈的人生反差,一直压抑在王勃的心中,让整篇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情绪,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而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又让人感觉到王勃那种不服输、不怕输、不认命的人生态度。这篇文章既有刚健的躯干、华美的外表,更有着饱满的灵魂、昂扬的精神,读后让人爱不释手,给人无限启迪!

  这篇文章是从古至今宣传江西第一文,王勃虽不是江西人,但此文是在江西写的,又是写江西的最伟大的名篇。文章开篇就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点明滕王阁的地点。对江西的总体评价,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写其区位优势是“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写其人才和文采,是“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写其风景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我们在哪里见过有一篇能与此文相比,能写出江西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的雄文呢?如果没有这篇文章,滕王阁还能在经历28次毁灭后,今天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华丽,作为江西第一文化符号而存在吗?

  很可惜的是,写完这篇千古奇文不久,从交趾归来的路上,王勃意外坠海而亡,年仅26岁,初唐也因此痛失一位天才诗人。后来,唐高宗读到他的《滕王阁序》,连连赞叹,并要对他委以要职,又听说他坠海的消息,不由连说三声可惜。

  这就是王勃的一生。尽管他的生命短暂,却活得绚烂,为我们留下诗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90多篇。沧海桑田,滚滚长江东逝水,唯有经典永流传。只不过,每一次,读到王勃的文字,我们都会禁不住一声叹息。试想,如果王勃能幸运地活到60岁。中华文学宝库当中,不知还能增添多少璀璨华章?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